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
|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
|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
|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
18世纪,英法在欧洲进行的多次战争,主要是争夺( )
| A.欧洲霸权以及在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 |
| B.在印度、北美和非洲的殖民地 |
| C.欧洲霸权以及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
| D.欧洲霸权以及在北美和非洲的殖民地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航海条例》( )
| A.是其确立海上殖民霸权的标志 |
| B.为打击拿破仑帝国而颁布 |
| C.为了打击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活动 |
| D.主要针对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 |
在英国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的过程中,它先后打败了( )
| A.荷兰、西班牙、法国 |
| B.西班牙、荷兰、法国 |
| C.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
| D.葡萄牙、荷兰、法国 |
关于“东印度公司”的确切表述是( )
| A.是荷兰和英国商人自发组成的联合公司 |
| B.公司资金缺乏,主要依靠欺诈贸易获利 |
| C.耗费大量资财,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
| D.政府支持,享有特权,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
|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
| 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
|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