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C.清末国人消费结构与内容均有较大变化
D.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面对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是
①以商品输出为主②以资本输出为主③强占租借地④划分势力范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 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宜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