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C.清末国人消费结构与内容均有较大变化
D.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飞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中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东南地区维新运动迅速开展的直接原因是()

A.“公车上书” B.《中外纪闻》等报刊创办
C.上海强学会成立 D.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隋唐以来的历代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得到了不断完善

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①农业政策②工商业政策③政治主张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