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南征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一年后杜甫逝世。
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在诗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诗,简要回答。
“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闻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圆。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本诗首句提及的迁客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怎样的心情?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 惜别潺湲①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②送客愁。
注:①②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
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
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注]①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
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
答:

在诗歌的尾联中,诗人为何“自怜”?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用了什么手法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①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耀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③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古徐州:指镇江。③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试分析“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写景上的特色。
“往事忆孙刘”中的“孙刘”指谁?作者“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词作借古抒怀,写了叔子“襄阳遗恨”这一“古愁”,那么作者的“今愁”又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