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习题。(8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这首词的动词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说明。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一②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沽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哀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卢纯(?~约 799),郡望范阳人,著名诗人。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沽客”指商人。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变化。(4 分)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颈联“三湘哀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西湖废圃
张可久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佩①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注】神仙环佩:泛指西湖繁盛时的迷人风物。
此曲意境幽远,技巧娴熟,请对曲中“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加以简要赏析。
“神仙环佩今何在?”这一设问起着“关节”的作用,使得全曲意脉贯通,浑然天成。结合全曲谈谈你的理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作品名)中生动地塑造了法国19世纪初的一个嗜钱如命的吝啬鬼形象。
③诗人、词人钟情于水,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烟光凝而暮山紫”,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到“吴楚东南坼,”,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百舸争流”。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别紫云
陈维崧(淸)
二度牵衣送我行,并州才唱泪纵横。
生憎一片江南月,不是离筵不肯明。
(1)首句有一细节特别有表现力,请简析之。
答:
(2)古代诗话中有一种说法叫“无理而妙”,意思是无理之语,实则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真挚的情感。请谈谈“无理而妙”在本诗中的运用。
 答:

古代诗歌阅读
题 春 晚
【北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本诗紧扣“晚”字描绘了几幅画面?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