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若在理上看,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熹的这一观点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国家调整农村土地政策,体现的哲理是()
①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I、II期实验,甲型HINl流感疫苗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明后,截至2010年3月9日24时,我国累计接种甲型HINl流感疫苗8217万人。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③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的前进过程④真理是推动实践不断发展的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曹操在古代小说、戏曲中多被描绘为奸诈狠毒的“奸雄”、“奸臣”。但历史的真实是,曹操“外定武功”,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内兴文学”,是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文艺作品中的曹操与历史真实的曹操形成巨大反差,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①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②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存在相互背离的情形
③文艺创作有其特殊规律和原则,不必尊重历史真实
④社会历史观影响文艺家的创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不同的根本原因
②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客观的
③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
④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意味深长地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深刻说明()
①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亘古永恒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