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的原判。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22日一审宣判,认定薄熙来受贿人民币2044万余元,贪污人民币500万元,滥用职权情节特别严重,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针对薄熙来案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俄青年代表时说:“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要做展翅飞翔的雄鹰,就必须以人民的事业为依托,就必须用远大理想的光芒照耀前程,就必须有世界的眼光,就必须承载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希望。”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青年人要做展翅飞翔的雄鹰,从政治生活方面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如何才能成为在政治生活方面展翅飞翔的雄鹰?
某校以“中学生如何对待政治生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1)看了上表,你有什么感觉?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请谈谈你对参与政治生活的看法。
材料:某高校网站论坛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过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要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请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浪费公共资源行为的错误。
从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对政府部门专题询问以来,常委会的专题询问已经逐步走向机制化、规范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题询问,与国家年度工作的重大方向、重点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在已经举行的7次专题询问中,基本围绕着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决策、保障民生中的重大事项、发展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展开。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依据和意义。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是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该如何做。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国有大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