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74℃,随着全球变暖,通过动物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将不断滋生蔓延,极地冰雪融化也会释放史前病毒;物种变化加剧,生物物种活动范围的迁移将导致生物链混乱;岛国马尔代夫不得不斥巨资买地整体搬迁,纽约、东京等也将不得不花费数百亿巨资建拦海大坝……生态危机产生了“蝴蝶效应”,资源争夺战随之而来,我们的家园将不得安宁。
一个更为危险却往往被人忽视的事实是,全球变暖如果进入恶性循环,如果跨越了自然界大规模碳排放的临界门槛,人类将难有生存的空间。
材料二  目前西方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他们相同的责任,但以“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各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全球温室气体的近80%是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时间里排放的,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远高于世界排放。发达国家拥有较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把握着环保主动权。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对其温室气体的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对材料一、二进行分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中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社会心态是社会状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有住房、医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等,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公众最缺乏公平和幸福感。
材料二社会心态具有辐射性,渗透性,弥漫性的特点。社会心态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局势是否确定,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合力打造。
(1)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各方如何合力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图表。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揭示表1和表2分别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请结合以上的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的合理性和企业投资环保产业的可行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为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设。

2013年,改革再次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2月26日至28日,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方案强调,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全会建议国务院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方案。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为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1)分析说明材料一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2013 - 2015年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江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高,全省文化产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亿元以上。江西省将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江西省将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扩大文化消费,推动文化出口。此外,江西还支持南昌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发展文化产业。
材料二:江西是文化资源大省。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像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遍布赣鄱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释放出迷人的魅力。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及其众多的革命遗址、遗物,构成了江西红色文化独特的风景线;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功山、三百山、赣江、鄱阳湖,青山绿水'独好风光’保留着众多近乎原始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景观;江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傩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等等,不仅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赣文化、也使之成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江西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江西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独特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材料三:在江西农村的一些地方,文化建设现状令人堪忧。有些偏僻农村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许多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农村冬闲时节,本应是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的好时候,但许多农民却无所事事,只能蹲墙根,晒太阳,搓麻将。由于健康文化缺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基本上以看电视、打麻将等为主;针对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开展的文化活动就更少。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科学素养普遍偏低又制约了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今在农村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私建庙宇、滥建坟墓和黄赌毒现象有所抬头,破坏了淳朴的乡风。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必要性。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江西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江西如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推动我省农村文化的发展提几条建议。

材料一:2013年前2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3.78万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继2012年曝光麦当劳、家乐福等知名企业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后,今年央视3.15晚会将矛头指向包括售后歧视、产品质量安全、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苹果、大众、网易等知名企业均在被曝光行列。
材料三:乱设关卡、乱罚款、乱收费,被称“三乱”。经治理,情况曾一度好转。然而,如今公路“三乱”问题再度抬头。面对沉疴顽疾,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呼吁,尽快打破制约执法法治化的瓶颈。国务院纠风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部门据此连续发文进行专项整治,表示要从体制上根治公路“三乱”。
(1)上述材料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