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制定并出台《安徽省生态建设实施纲要》。某校高三(1)同学以下面信息进行探究,假如你参与其中,该如何回答相应的问题。
信息: 政府市场两只手 托起生态强省梦
积极探索后发展地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长期、更高质量的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完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在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注重运用市场的办法筹措资金,特别是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请你结合信息二谈谈托起生态强省梦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14分)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材料二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2分)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6分)
(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材料一 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的占比见下图。
材料二 2011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 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 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 200万人。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面对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网友们用灰色幽默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希望国家尽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网友[小鸭笨笨]说:我们一线职工工资低,行业间收入差距也大,自己的工资跑不赢CPI啊。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评析“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这一观点。
厚厚、稠稠的“老酸奶”以地道、传统、天然的特点,成了时下食品新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是,随着它越来越受欢迎,大家也开始关心,老酸奶为什么比一般酸奶贵?是否更天然、更安全、营养价值更高?最近,一则网帖更是把老酸奶卷入了添加剂风波。有网友称:所谓“老酸奶”,其实就是明胶、琼脂等植物胶+增稠剂,并非厂家说的“奶很浓才很稠”,多吃无益。时至今日,假药、假酒、假香烟、假奶粉、假疫苗、假的和盗版的音像制品、假文凭、假军车等等,假的东西是层出不穷,人们感觉到假的东西是越来越多。
(1)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假货盛行的原因。
(2)请你站在消费者、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角度为打假提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雷锋精神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某校高二(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观点展示】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围绕“雷锋精神有没有过时”这一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言,大家普遍认为“雷锋精神没有过时,虽然不同年代的社会环境不同,但它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善待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且还应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增加新的内涵,雷锋精神会历久弥新。”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同学们观点的合理性。
【实践雷锋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被无数“雷锋”感动着,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雷锋精神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
为切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请你完成以下活动设计。(举二例并写出原理依据)
标语 |
具体原理 |
例:干一行爱一行,做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
例1 |
|
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