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 |
|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
|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1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
| B. |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
| C. |
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20% |
| D. |
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
| B. |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
| C. |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
| D. |
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大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四氧化三铁 |
| B.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
| C.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
| D. |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下列实验操作或用途与分析均正确的是( )
|
操作或用途 |
分析 |
|
|
A |
区分蒸馏水与氯化钠溶液两种试剂,可以直接品尝味道 |
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有咸味 |
|
B |
某新购品牌鞋中放置装有生石灰的小纸袋 |
生石灰作干燥剂 |
|
C |
在试管中加入5mL水、几滴植物油和4﹣5滴洗涤剂,振荡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静置后分层 |
油与水不互溶 |
|
D |
酶是生物催化剂,一般是高温条件下进行催化 |
温度越高,催化效果越好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经过实验探究,人们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铁更活泼 |
| B. |
工业上可以利用单质铁回收硫酸锌溶液中的金属锌 |
| C. |
铜、银单质分别与稀盐酸混合,铜置换出氢气更快 |
| D.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