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
C.给玻璃器皿加热时都需垫上石棉网 |
D.实验产生的废液需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
B. | 金刚石、石墨和 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
C. | 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
D. | 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
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 )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 B. | 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 |
C. | 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D. | 铬原子呈电中性 |
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冰块融化 | B. | 海水晒盐 | C. | 铁锅生锈 | D. | 酒精挥发 |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
反应前质量/g |
10 |
2.2 |
16.2 |
0.9 |
反应后质量/g |
a |
4.4 |
8.1 |
1.8 |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 是反应物, 、 是生成物 |
B. |
a=15 |
C. |
反应中 、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
D. |
为化合物 |
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 甲>乙>丙>丁 | B. | 乙>甲>丙>丁 | C. | 丁>丙>乙>甲 | D. | 乙>甲>丁>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