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 |
六五 |
七五 |
八五 |
九五 |
十五 |
十一五 |
十二五 |
GDP平均增速(%) |
10.78 |
7.92 |
12.00 |
8.26 |
9.8 |
11.2 |
7-7.5 |
注 “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 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 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1)上图和上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见下表
表一:南方某省卫生资源基本情况表二:全国卫生支出内部构成的变化
注: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反映医疗供给,发达国家达到300—600张;人均诊疗次数反映医疗需求。
材料二:自1985年开始,我国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市场化”的医疗改革使医疗效率、医疗水平得到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2009年1月国务院通过新医改方案,政府3年内拟投入8500亿元,规划2020年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1)请从经济角度概括表一、表二反映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主要信息。
(2)联系上述材料并结合实际,运用经济生活道理说明政府进行新医疗改革的依据。
材料一: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严正交涉,悍然完成“购买”中国领土钓鱼岛 及其附属岛屿的手续,非法实施所谓“国有化”。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两个月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宣示和强化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立场的一系列举措,海内外中华儿女爱国热情高涨,强烈谴责日本政府非法无效之举。这一切有力地伸张了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打击了日方企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嚣张气焰。下一步,中方还将根据事态的发展,针锋相对地采取有力举措,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材料二: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由于中日双方主张不同,两国在此问题上存在争议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我们一向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中日间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的主权争议。
(1)结合材料一谈谈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这种复杂的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
(2)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材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建议》的精神组织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人大和政协于2011年三月召开“两会”期间加以讨论,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制定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建议》稿进行多次讨论,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
(1)《纲要》的形成的程序说明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2)材料是怎样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材料一汪洋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统筹协调,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材料二近年来,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年年都是热点,但却年年破题乏力。然而,种种新迹象表明,目前,中央政府已经看到了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将加大治理力度,公车改革将有大动作,而公款出国、公款吃喝也日益引起重视,并将首先将信息公开着手治理。中央预算部门也将率先晒“三公消费”账单,这让公众有了新期待。从今年起,借“三公消费”挥霍公款现象,有望得到全社会切实有效监督。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为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的知识作出分析,为什么公众对信息公开充满期待?
2011年9月1日,商讨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的“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中国政府就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提出了4点主张: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这符合利比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开启包容性政治过渡进程,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国际社会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要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战后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提出4点主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