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无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I”或“II”)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 实验方案 |
预测现象 |
预测依据 |
|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Ca2+ + CO32- = CaCO3↓。 |
|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
无白色沉淀 |
NaH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化学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取0.1 mol某气态烃A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汽,放出热量Q
kJ,将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7.2 g,碱石灰增重17.6 g。将烃A加入酸性KMnO4溶液或Br2的CCl4溶液,均能使它们褪色。
(1)写出烃A的分子式 ;
(2) 已知烃A分子结构高度对称且有两个甲基,请写出烃A的结构简式 ;
(3)写出烃A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 ;
(4)烃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合成一种塑料,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的分子式为。
(2)A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写出A的结构简式。
(3)已知:

。则A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表示:。
(4)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下图为苯和溴取代反应的改进实验装置。其中A为带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
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该反应的类型为 反应。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 ;反应开始后,观察D试管,看到的现象为 ;能说明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的现象为 。
(3)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4)实验结束后,得到粗溴苯要用如下操作提纯,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 NaOH溶液洗;⑤分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④②①③ | B.④②⑤③① | C.④②⑤①③ | D.④⑤③①② |
用一只量筒收集CH4和Cl2的混合气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用灯光照射量筒中的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量筒内气体颜色,量筒壁上出现
,量筒内水面,量筒中的水溶液呈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只写第一步)。
已 知C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种氢。F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为:
,其他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乙苯+Cl2———→ A ———→ B —
⑤ F
C + Br2——③→ D ———→ E —
(1) C的结构简式是:,名称为:E的键线式为:
(2)框图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数字代号):
(3)写出②反应进行所需条件: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