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定温度下,有下列难溶电解质的相关数据:
|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 KSP/250C |
8.0×10-16 |
2.2×10-20 |
4.0×10-38 |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
≥9.6 |
≥6.4 |
3~4 |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该混合溶液中加过量铁粉,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B.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C.该混合溶液中c(SO42-):[c(Cu2+)+ c(Fe2+)+ c(Fe3+)]>5∶4
D.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pH至3~4后过滤,能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 |
| 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
| 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ΔH1C(s)+
O2(g)=CO(g)ΔH2
②S(s)+O2(g)=SO2(g)ΔH3S(g)+O2(g)=SO2(g)ΔH4
③H2(g)+
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
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
| A.① | B.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50℃和1.01×105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H=+56.76kJ•mol-1,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
| B.是放热反应 |
| C.是熵减少的反应 |
| 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 A.①②③④ | B.⑤⑥⑦⑧ | C.④⑤⑥⑦⑧ | D.③④⑤⑥⑦⑧ |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
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 OH- ="NiOOH" + H2O |
|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
|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 -向正极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