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细绳的结点 ,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3)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先测出可视为质点的两材质相同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
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②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块B恰好紧靠桌边.
③剪断细线,测出滑块B做平拋运动的水平位移,滑块A沿水平桌面滑行距离为
(未滑出桌面).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们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更靠近小球释放点),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
(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cm。
(2)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为1.0kg的重物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距离单位为cm。g取9.8m/s2。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m/s;
(2)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J,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_J。(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和
,则小车加速度
。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______cm。
(3)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