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题目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6分)
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5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无名氏
为浮生两鬓白,观镜里朱颜迈。忙辞了白象简①,紧纳了金鱼带②。绿柳倚门栽 ,金菊映篱开。爱的是流水清如玉,那里想侯门深似海。幽哉,袖拂白云外。彭泽,清闲归去来。
【注】①白象简:官员上朝时携带的笏扳。②金鱼带:即金鱼袋,唐制,二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上片中的“忙”“紧”二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作者在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来间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 月 陂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注】程颢(hào)(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
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 几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 曾几,南宋诗人。此诗作于作者新任浙西提刑。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诗题中的“喜”的。
你是怎样理解诗人的喜雨情怀的?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春晚山行
殷遥
寂历青山晚,山行趣不稀。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暗草薰苔径,晴杨扫石矶。俗人犹语此,余亦转忘归。
【注】殷遥,天宝间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
(1)中间两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2)简要说明诗人“忘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