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归纳出中国在环保工作方面所存在的三个问题。
材料一:奥运期间(7月20日—9月20日),北京对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治,将实行机动车单双号行驶。这是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所采取的“减排”措施。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15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保持良好,达到有记载以来的最好值。但奥运会后北京面临的环保挑战远没有结束。北京还将切实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净化北京的天空。
材料二:北京市委常委会2013年10月16日通过《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意味着诸多应急措施中最受关注的“红色预警日”、单双号限行、停课等“六停”措施即将正式出台。业内人士指出,该《应急预案》是极端气象条件下“减缓重污染恶化”的短期应急举措,但雾霾的长远解决之道“不在应急、而在减排”。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对比表
污染物名称 |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
中国标准 |
二氧化硫 |
日均20微克/立方米 |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
可吸入颗粒物PM10 |
年均20微克/立方米 日均50微克/立方米 |
年均100微克/立方米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
臭氧 |
时均100微克/立方米 |
时均160微克/立方米 |
二氧化氮 |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周瑜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
周瑜所言“同窗契友”是指谁?围绕此人的到来,周瑜做了哪些安排?请简述相关情节。
请仿照下面的文字写一段话,要求:另选话题,句式大致相同,想像丰富而合乎情理。
你曾为一朵花而陶醉过吗?假若没有陶醉过,那么你就到小路边、山野间、河谷里,甚至屋檐下寻觅吧,这世界上,总有一朵花是为你而绽开的,总有一缕芳香会悄然地沁入你的心脾。
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学校赞助收入问题进行讨论。 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不超过 15个字)。(5 分)
主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律师: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凡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均应依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而所谓“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据此要看学校是否有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而定。
某官员:税务部门认为,对学校取得各种名目的赞助收入是否征税,主要看是否发生了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等行为,如果没向赞助方提供,不缴纳营业税,如果向赞助方提供,应缴纳营业税。
文学常识填空。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这句话中的“左丘明”是(时代)末期鲁国的史官,编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饮茶习惯和对茶的独特感悟。请你根据现实生活中对茶的体会,按以下要求写一段介绍饮茶的习惯和泡茶时的情景的文字。
(1)有条理地介绍饮茶习惯,生动地描写泡茶时的情景。
(2)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3)最后写出喝茶的感受,并用一句话总结。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