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
C.神权与王权结合 |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A B C D
“中国古代某项发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下列图示与此评述最为 相关的是
A.造纸工序示意图 | B.司南 | C.架火战车 | D.转轮排字盘 |
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颐 | B.朱熹 | C.王守仁 | D.黄宗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