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
下图所示作品与《巴黎圣母院》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A.揭露社会现实 |
B.热衷于塑造和赞美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 |
C.鼓吹暴力革命 |
D.崇尚理性主义 |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
的扩大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2年)七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 报告中“社会主义”一词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党”有了明显增加 ④
报告中“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②①④![]() |
B.④![]() |
C.②④①![]()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乘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下列对毛泽东著作或报告的贡献对应连线正确的是: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②《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经济问题和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治生活的问题
③《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④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势力 |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