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②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③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 |
史料、史料解驿、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②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③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这一民族政策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钥匙”,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国家的统一。上述材料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有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的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 |
2010年2月2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做客凤凰网历史综合频道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日本侵略军面对的仍然是北伐战争以前的那个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中国,中国将会是什么一种局势?”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是()
A.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进行 |
B.指出北伐战争结束了中国![]() |
C.说明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选择的时机不对 |
D.对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草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 |
B.推翻沙皇专制 |
C.获得“和平、土地和面包” | D.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
厂数(家) |
创业资本数(元) |
工人人数(人) |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