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
A.李大钊 | B.陈独秀 | C.李鸿章 | D.胡适 |
与下图联系最紧密的判断是()
A. | 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 |
B. |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D. | 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 |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俄国都进行了改革。下列关于这两场改革运动的比较,正确的有()
①性质相同②背景相似③结果相同④都由地主阶级主持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③④ |
C. | ②④ | D. | ③④ |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 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 B. | 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
C. | 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 D. | 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 | 张骞曾出使西域 | B. | 班超曾出使大秦 |
C. |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 D. | 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
"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 |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 B. |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
C. | 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 D. | 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