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重要的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指南针(司南)的出现
③火药被用于军事 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A.①②④③ |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④③ |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
| C.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 D.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 A.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
| B.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
| C.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
| 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 |
1919年2月9日,发表于《每周评论》的《新时代之根本思想》一文指出:“现在时代的根本思想,依我看起来,就是个‘德谟克拉西’……所谓的‘德谟克拉西’,就是扫除社会上贵族阶级,用一般民众,组成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团体。所谓‘经济的德谟克拉西’,就是废止资本主义生产,用一般民众,造出大家是劳动者,大家做了大家用的一个平等的经济组织。”该文()
| A.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
| B.将社会主义的内容注入到民主的口号中 |
| C.呼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 D.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民主政治 |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 A.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
| B.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 |
| C.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 |
| D.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 |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始终坚持的民生思想是()
| A.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
| B.坚持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
| C.实业救国,改善民生 |
| D.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