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论养士》中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 | B.门第族望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
C.世卿世禄制开始衰微 | D.选拔人才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
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
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 | B.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 |
C.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 | D.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 |
一位哲人说过:“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② 马丁.路德③ 米开朗琪罗④ 达芬奇⑤ 伏尔泰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因信称义”,“致良知” |
下图中的条幅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