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材料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允许列强各国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分别写出材料一至材料三条约的名称。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开放的通商口岸可以看出列强在侵略程度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统治面临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产生了洋务派,他们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兴起了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材料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见下图)
(2)根据两图,分别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值得肯定。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93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
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为什么称遵义会议“力挽狂澜”?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a.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b.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2)a.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b.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
(3)辛亥革命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法令是什么?
(4)你认为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张力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下图为张力同学根据红一方面军长征所画的示意草图(A为出发地)。
(1)说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四个地点。
A. |
B. |
C. |
D. |
(2)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请列举在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3)图中B是最值得推荐参观的某一个历史地址,并谈谈你推荐的理由。
(4)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哪三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要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
(4)材料四中的人物、杂志与中国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
(5)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