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他都可以凭……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列宁的这段话评价的是
A.《权利法案》 | B.《共产党宣言》 | C.《国际歌》 | D.《人民宪章》 |
“从时间上进行比较,中国1949年的工业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9世纪头10年,英国19世纪60年代,法国19世纪20年代,德国19世纪30年代,日本19世纪80年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党和人民政府决定()
A.进行土地改革 | B.进行三大改造 |
C.实施一五计划 | D.开展大跃进 |
面对愈演愈烈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全球许多经济界人士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工业。回顾中国工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
B.侯德榜先生的研究使近代中国制碱业走在世界前列 |
C.近代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通过“实业救国”,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
D.通过1953年到1957年底进行的“一五计划”,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国民政府成立。
③中国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在此制造了掺绝人寰的“大屠杀”。
⑤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④ | D.③⑤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1949年2月人名解放军全副武装通过东交民巷时,全世界都读懂了这划时代的意义。这意味着胜利的中国人民摆脱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瑷珲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