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的赵简子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
| B.“县”隶属于“郡”的地方行政体制普遍建立 |
| C.中央以察举制方式任命郡县长官 |
|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初步确立 |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28)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
|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
|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
|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
(福建省福州三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23)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
| B.西欧和日本衰落 |
| C.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增强 |
| D.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
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 A.所有对日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 | 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 |
| C.美苏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 | D.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了日本 |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
| B. |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
| C. | 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
| D. | 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提出杜鲁门主义 |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