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下列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
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
C.若c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
D.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
下列有关RNA聚合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编码区的下游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
B.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转录为RNA |
C.RNA聚合酶能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结合 |
D.转录完毕后,RNA链释放出来,RNA聚合酶也从模板链上脱落下来 |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不同之处是
A.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编码区 |
B.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
C.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RNA聚合酶的结合点 |
D.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 |
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不同基因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比例很大 |
B.外显子所含碱基对的数目一般多于内含子所含碱基对的数目 |
C.内含子是不能转录、不能编码蛋白质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
D.非编码区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 |
下列关于基因结构中“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错误叙述是
A.是起始密码 |
B.是转录RNA时与RNA聚合酶的结合点 |
C.调控mRNA的转录 |
D.准确识别转录的起始位点并开始转录 |
对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不同基因的内含子长度相同 |
B.每个基因中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相同 |
C.不同基因的外显子长度相同 |
D.不同基因编码区的数目、长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