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名称 |
实验原理 |
A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B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
用健那绿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黄绿色 |
C |
证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和蛋白质 |
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水解,也能被蛋白酶水解 |
D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能被分离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
如图是关于某种群的增长曲线其中曲线X表示在理想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Y为在现实环境中的种群增长变化。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b至c的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减小,数量逐渐增大 |
B.曲线X与曲线Y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可表示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 |
C.环境阻力在b点以后开始出现 |
D.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
B.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C.池塘养鱼过程中人为持续投放饲料,增加溶氧等措施可以增加鲈鱼种群的K值 |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生物个数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
B.某河流的河底和河岸生长的植被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
C.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群落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
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 |
下面是对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其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⑤挖出所有个体
A.①⑤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⑤③④ | D.①⑤②④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竹林的竹子长势不整齐,有高株、矮株,说明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B.外来物种加入某森林后形成一个新种群,可能会造成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
C.研究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和群落层次进行 |
D.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替代的过程,就叫演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