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商品甲和商品乙互为替代品,商品甲和商品丙是互补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乙的需求量增加,下列图示能够表示商品丙的价格和需求变化趋势的是 ( )
2010月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在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备份星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和适应性改造,其主要目标是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面软着陆,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并对“嫦娥三号”预选月球虹湾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同时继续开展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从梦想到现实,从地球到月球,是航天工作者不懈奋斗的结果。这说明
A.人的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
D.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体现 |
上述材料说明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
C.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航天事业。5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在工业和科技很薄弱的基础上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和卫星、载人航天等主要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跨越。这体现了
①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主次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所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