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是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下列有关伏尔泰的介绍,有误的是
A.1717年,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荒淫,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11个月 |
B.1726年,前往英国考察君主立宪制,深入研究牛顿的科学成果 |
C.1734年,《哲学通信》出版,首次向国内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 |
D.1778年,病逝,灵柩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参加万隆亚非会议的各国求同的基础是
①反对殖民主义②维护民族独立
③共同的社会制度④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愿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A.香港、澳门 | B.香港、台湾 | C.台湾、澳门 | D.台湾、香港 |
“你下岗,我上岗”这句出现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话语,令全体国人激动不已的主要原因是
A.从此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
B.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
C.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
D.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