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2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
冈村宁次曾感慨:“日军有被城市吸引的恶癖……作战目标,计有运动的敌军及不动的土地(城市及河山要线),而在中国战线上以城市为目标者最多。在鼓舞士气上这是最合适的……部队虽奉命负有离开城市而经旷野压迫敌军的任务,但终为城市所吸引。”这侧面反映出()
A.日军战败的根源是城市中心战略的失误 |
B.中国战场的抗战使日军陷入艰难困境 |
C.中共的游击战术迫使日军处于防御之中 |
D.国共两党联合抗战使日军顾此失彼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 B.彻底批判儒家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 |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 D.有利于广东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
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的阁臣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 |
B.阁臣位极人臣地位极高 |
C.明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 |
D.君主专制制度自身弊端 |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中,在宣传道德模范方面有突出作用的是()
A.科举制 | B.世官制 |
C.察举制 | D.九品中正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