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
| A.动摇了封建统治 |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
| C.造成了社会动荡 |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 A.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 B.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
| C.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 D.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
2006年《经济学家》周刊不仅把某两个国际组织比作“共享诸多内脏器官却有不同头部的连体双胞胎”,而且更称其中的一个组织为“美国和25个小矮人”。这两个国际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 | B.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 C.欧洲联盟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D.北美自由贸易区与关贸总协定 |
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 )
|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
| 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 |
| 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
| 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
1964年,约翰逊总统发表演说宣称:“美国不仅有机会走向一个富裕和强大的社会,而且有机会走向一个伟大的社会。”建设“伟大社会”就成了约翰逊任内的“美国梦”。由此美国()
| A.完成了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变 |
| B.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的需求 |
| C.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 |
| D.把赤字财政作为了经常性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