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不理朝政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孔子对子路说:“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 | B.孔子的“爱”是无等级差别的 |
C.韩非子赞同孔子的主张 | D.“爱”不可逾越礼制 |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力量弱小 |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
C.孔子思想不适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实际 |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
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国家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缅怀和表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 B.纪念和肯定孔子个人的成就 |
C.宣传和实践儒家学说的政治主张 | D.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B.注重宣传政治思想 |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教育为政治服务 | D.音乐教育的作用居首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