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4)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记录表格。
电压U/V |
1.5 |
3.0 |
4.5 |
6.0 |
电流I/A |
0.1 |
0.2 |
0.3 |
0.4 |
(1)闭合开关前,应把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端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中他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Ω。
(3)分析表中是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个相同的钩码。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示数变,原因是。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相同的漆包线和铁钉绕制成电磁铁A和B,并组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 本实验是通过来显示磁性强弱的。
(2)分析图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有关。
(3)接着,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端移动时,观察到A和B上所吸引的大头针掉落了一部分。分析这一现象,又能得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还与有关。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活动中连接的一个实验电路:
(1)当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会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
(2)请给小明提出两种能够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法:①,② 。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t/℃ |
加热时间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
煤油 |
3 |
0.1 |
10 |
1 |
4 |
0.2 |
10 |
2 |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