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首《浣溪沙》中:“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是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山和船 | B.船和山 | C.地面和山 | D.河岸和水流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R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R所在位置温度升高时
A.灯泡L1变亮 |
B.灯泡L2变亮 |
C.电压表读数增大 |
D.电源内阻消耗功率减小 |
近几年我国在航空航天工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实现了载人的航天飞行,又实现了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在某次航天飞行实验活动中,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的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的机械能比圆轨道2上的机械能大 |
B.飞船在圆轨道2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
C.飞船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
D.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通过P的加速度小于沿圆轨道2运动的加速度 |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地缓慢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Q受到MN的弹力逐渐减小 |
B.Q受到P的弹力逐渐减小 |
C.Q受到MN和P的弹力之和保持不变 |
D.P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均保持不变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 |
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
C.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 |
D.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 |
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
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 |
D.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