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地用如下图曲线表示,应为(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B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C |
常温下,测得饱和Na2CO3溶液的pH大于饱和NaHCO3溶液 |
常温下水解程度:CO32- >HCO3 - |
D |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 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 2 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 4 mL,记录褪色时间 |
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 速率越快 |
下列与盐类水解有关,不正确的是
A.对于0.1 mol·L-1Na2S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pH增大 |
B.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
C.均不能采取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制得MgCl2、Al2(SO4)3、FeCl3、Fe2(SO4)3 |
D.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总压强/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之一是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因该反应熵变(△S)大于0,焓变(△H)大于0,所以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C.根据表中数据,计算1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约为2.0×10-9(mol·L-1)3
D.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减小
下表是某铬酸(H2CrO4)溶液中离子浓度(mol·L-1)与pH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H |
c(CrO42-) |
c(HCrO4-) |
c(Cr2O72-) |
c(H2CrO4) |
4 |
0.0003 |
0.1040 |
0.4480 |
0 |
6 |
0.0319 |
0.0999 |
0.4370 |
0 |
7 |
0.2745 |
0.0860 |
0.3195 |
0 |
9 |
0.9960 |
0.0031 |
0.0004 |
0 |
A.铬酸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电离
B.铬酸的第二步电离是部分电离,且存在两种电离方式
C.pH越大,电离出的CrO42-浓度越大
D.当电离达到平衡时,2v逆(Cr2O72-)= v正(HCrO4-)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除了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外,还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测得不同温度下(T1,T2)海水中CO32-浓度与模拟空气中CO2浓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T2 |
B.海水温度一定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海水中溶解的CO2随之增大,导致CO32-浓度降低 |
C.当大气中CO2浓度确定时,海水温度越高,CO32- 浓度越低 |
D.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时,海水中的珊瑚礁将逐渐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