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当这水域被排放了难分解的有毒物质——汞,一段时间后,体内汞的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
A.浮游植物 | B.剑水蚤 | C.小鱼 | D.大鱼 |
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
![]() 种类 |
6.5-7.0 |
6.0~6.5 |
4.5-6.0 |
3.0-4.5 |
溪红点鲑 |
√ |
√ |
- |
- |
小口黑鲈 |
√ |
√ |
- |
- |
黑头呆鱼 |
√ |
- |
- |
- |
牛蛙胚胎 |
√ |
√ |
√ |
- |
小龙虾 |
√ |
√ |
-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
B. |
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
C. |
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
D. |
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
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结合课本插图(如图所示)对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的是()
A. | 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 |
B. | 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 |
C. | 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
D. | 利用高倍显微镜直接对樱桃花做整体观察 |
如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下列说法错误的()
A. | 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 |
B. | 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 |
C. |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 |
D. | 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 |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
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A. | 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
B. | 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
C. | 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D. | 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
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
A. | 黑松 | B. | 蕨 | C. | 大豆 | D. | 海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