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小题。

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春市在已有轻轨基础之上,正在修建轻轨二期工程,修建城市轻轨线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还可以

A.改善城市的景观 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下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B.常住居民最多
C.商业活动繁忙 D.环境质量最差

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停车场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①、④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000、1500、2000、2500。其中数据为2000元/m2的等值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B.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D.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