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 E、F合为岩石圈
D. 外部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软流层 | B.下地幔 | C.图中D层 | D.图中G层 |
读“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在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图”,回答12~13题。
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铁路的旅客周转量总体在上升 |
| B.1991年铁路、公路、航空的旅客周转量大致相同 |
| C.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公路在旅客周转量所占百分比增长幅度最大 |
| D.2000年在图中所示运输方式中,航空的旅客周转量最小 |
目前铁路在旅客周转量所占百分比低于公路的原因主要是
| A.公路的速度比铁路快 |
| B.选乘铁路的旅客数量在减小 |
| C.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对铁路冲击大 |
| D.公路相比铁路更加灵活 |
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10~11题。
导致该都市四周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
|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
应用Gl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 C.各行政区的边界 |
| D.各行政区的面积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该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8~9题。
据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问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
|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
|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
|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
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3~5题。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距离 | B.热量条件 | C.劳动力价格 | D.种植技术 |
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
|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
|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
|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
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 A.运输成本 | B.用地成本 | C.原材料成本 | D.劳动力成本 |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 B.12℃ | C.16℃ | D.18℃ |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
|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