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3)C城镇资源丰富,如果想在A、C两城镇之间兴建公路,把C地的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请在图中用“”符号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北方某高中学生夏令营在一野营地,营长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来测量该野营地的经纬度。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同学提出可用他测得的北极星高度角(H)来测算野营地的地理纬度(φ)。请依据右图分析:
①如在野营地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42°,那么野营地的纬度为________。
②当地的地理纬度与北极星高度角存在着什么关系?
(2)B同学提出,可用校正好的手表和日影来测野营地的地理经度。如你在测得野营地日影最短时,手表上的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该地的经度为________,并简述测算的一般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印度洋局部地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洋流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线表示的洋流B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此时为________(季节)。
(2)描述图示海域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该国人口分布不均和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决定开发亚马孙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大量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材料二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2)根据水循环原理,由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直接导致乙图中水循环哪个环节(写字母)发生变化,推测将来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如何变化?

材料一 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及带来的后果等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材料一 锋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其性质和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改变。下图为庐山对锋的阻滞示意图。

材料二 1961~1970年间庐山附近两地各月降水量(mm)表

站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总量
星子县
37.7
64.1
131.4
176.9
224.7
271.5
163.6
85.5
49.4
34
66.8
38.6
1 344.2
九江市
47.6
75.3
133.3
166.3
202.9
218.6
140.1
84.2
62.6
47.7
73.6
47.8
1 300.0

(1)结合材料一,分析庐山云雾的形成过程。
(2)依据材料二,分析庐山附近两地6~8月降水量变化的共同特点及其成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