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方向,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
(4)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左图)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右图)
材料二 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
(1)材料一左图表示的是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一右图中A、B、C、D四地,常年在左图中⑥带控制下的是________,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分析该地降水丰富的原因。
(3)材料二中与材料一右图中C地的气候类型相吻合的是________图,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上题所述气候类型在夏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根据下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3分)
(1)指出图中黄河谷地日平均气温>10℃积温等值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秀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请分析该地水电站选址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 ,其影响因素是 。
(2)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请说明S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4)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选择填空)
A.H地即将迎来黎明 | B.长江流域出现汛期 |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 D.北京盛行西北风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经过了哪些自然带,反映了自然带分布的何种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简述C处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3)D附近有我国著名渔场,请写出其形成原因。
(4)写出E海域洋流流向特点。(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杭州市着力打造市区“一小时半”旅游圈。现已拥有星级饭店200多个,同时大力进行城市路网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整合以“三江两湖一山一河两址”(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与千岛湖,黄山,京杭大运河,良渚文化遗址和跨湖桥遗址)为重点的旅游资源,使杭州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促进了杭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及突出价值。
(2)根据资料,简述杭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
在全国各大旅游点纷纷涨价的大背景下,杭州西湖风景区自2002年起免费开放大部分景点。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大幅提升。
(3)简述杭州西湖免费旅游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