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在太空飞行了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再次成功变轨,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低到近月点15公里、远月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这也是嫦娥三号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这次变轨,是“嫦娥登月”前的最后一次轨道调整。12月14号,嫦娥三号就将实施月面软着陆。15号,嫦娥三号将释放国产“玉兔”号月球车。这将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的软着陆和巡视勘探,同时也是1976年后人类探测器首次的落月探测。据此回答下题。
“嫦娥登月”前的最后一次轨道调整时,希腊雅典(东3区)的天文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 A.次日17时 | B.次日凌晨1时 | C.4时 20分 | D.16时20分 |
图示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成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回答下列各题。在航海中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请问哪一区域最危险

| A.Ⅰ |
| B.Ⅱ |
| C.Ⅲ |
| D.Ⅳ |
下图中四艘船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正确的是

| A.甲路线 |
| B.乙路线 |
| C.丙路线 |
| D.丁路线 |
图箭头为台风系统中风的运动路线图,圆圈为等压线,据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台风在南半球,因为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 |
| B.a点风速大于b点,因为向里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
| C.在台风系统中,风沿ab路线运动,最后做旋转上升运动 |
| D.当台风登录后重新回到海上,台风将继续减弱 |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 B.台风 | C.洪涝 | D.寒潮 |
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 B.海陆位置不同 |
| C.台风影响的先后不同 | D.水利建设不同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读下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
|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
|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
|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
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 A.遥感技术 | B.卫星导航系统 |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地理信息系统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的是
|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城市规模扩大 |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交通更加便利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08年城市规划图中的城市交通网属于
| A.方格-放射式 | B.环行-方格式 |
| C.环行-方格-放射式 | D.环行-放射式 |
2010年伊始,全球地震较为活跃,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对两次地震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碰撞运动 | B.板块张裂运动 |
| 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运动 |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运动 |
由表可知,智利地震死亡人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产生的次生灾害影响小 | B.震区人口稀少 |
| C.震区经济落后 | D.灾后应对措施得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