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气候极端事件越来越频繁出现。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
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
C.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
D.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 B.化肥、农药不足 |
C.劳动力不足 | D.水资源不足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2~3题。
2.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3.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 ( )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
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差 |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用水量过多 |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
读某种作物在一定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减去呼吸量)和呼吸作用量的变化曲线图(图3-21),回答13~14题。
图3-21
13.夏季晴朗的夜晚,下列四地农作物呼吸作用量最小的是()
A.东京 B.汉城 C.北京 D.乌鲁木齐
14.若此作物为青藏高原上种植的青稞,其高产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高,白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B.气温低,呼吸作用量小且生产期长
C.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光合作用量大
D.年平均气温约20℃,光合作用量大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3-20(海拔:m),回答下列11~12题:
图3-20
11.判断图中甲地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A.甜菜 B.毛竹 C.香蕉 D.水稻
12.甲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