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世界某地区农业人口密度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密度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10 |
农业人口密度(人/km2) |
203 |
180 |
178 |
115 |
98 |
人口密度(人/km2) |
401 |
420 |
439 |
460 |
508 |
注: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该地区城市化进程最快的阶段是
A.2005-2010 | B.2000-2005 | C.1995-2000 | D.1990-1995 |
导致该地区农业人口密度下降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 B.城市化、工业化占用耕地 |
C.作物熟制的变化 | D.农业收入较低 |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1~2题。
![]() |
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 B.沼渣,粪肥,塘泥 |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 D.菌渣,沼渣,塘泥 |
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
C.饲料、肥料、燃料竞争激烈,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
D.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
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胡总书记报告的理论基础是(双选)
A.人类与自然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B.人类与自然资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
C.资源的种类、数量决定人类利用的方式。 | D.社会的变革使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增加 |
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A.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产业的规模 |
B.构建以加工生产为主体产销分工合作体系 |
C.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
D.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 | B.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小题。
1.下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2.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 | M | B. | N | C. | O | D.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