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平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
下列各题。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9题。
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
图表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发展对我国贸易的有利条件。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贸易伙伴依次是()
A.欧盟、日本、东盟 |
B.日本、东盟、欧盟 |
C.东盟、日本、欧盟 |
D.欧盟、东盟、日本 |
读图完成5~7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A.中国面积最大 | B.中温带地区 | C.世界海拔最高 | D.季风气候区 |
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
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 |
B.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 |
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
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 |
关于A处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最大内流河 |
B.属于印度洋水系 |
C.注入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 |
D.北冰洋水系 |
图1是“40°N的地形剖面图”,图2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3为“40°N纬线附近的著名湖泊及其水位的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1~4题。若图2是图1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2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图1中四地最符合图2所示气候特点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近年来,图3中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
B.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
C.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
D.该区域夏季水量减少 |
针对第3题的问题,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湖 |
B.大力发展畜牧业 |
C.大规模调水 |
D.合理利用水资源 |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 | 总量呈下降态势 |
B. |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 |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 |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 1990年以前 |
B. | 1990~2000年之间 |
C. | 2000~2004年之间 |
D. | 2004年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