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平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
下列各题。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小题。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D.为商业网点选址 |
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
|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
关于下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
|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
|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
|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
下列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沿30oN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
如图,N所对应的地面上的N′,与M所对应的地面上的M′相比 ,N′所在地( )
| A.气压低 | B.气温低 | C.降水少 | D.光照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