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A.3月 B.5月 C.9月 D.11月

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上市较迟 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 D.病虫害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悉,如果“嫦娥二号”卫星工作顺利,我国将可获取7米分辨率的图像,这将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月球图像。



图12

图为3轨CCD立体相机在“嫦娥二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据此完成下题。


用3轨CCD立体相机获得该图像的技术属于
A.GPS技术 B.GIS技术C.RS技术 D.3S技术

20世纪70-80年代和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珠江三角洲),完成下列各题。

两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转入和转出的产业主要以

A.原料指向性产业为主 B.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C.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D.技术指向型产业为主

对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产业转入区具有交通、资源、科技等区位优势
B.资源枯竭、劳动力价格下降是造成产业转出的最主要原因
C.促进了产业转出区和转入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D.可加快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在我国,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发展措施是

A.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B.西北沙漠地区大面积植高大乔木,防止荒漠化
C.东北地区开垦沼泽地
D.主要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

图中A、B、C、D、F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联系城镇之间的线路选线合理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如果在山区E处发现了一大型煤田,欲在F处建一钢铁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市场 B.水源 C.交通 D.技术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正逐步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