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冬季均盛行西北风 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年后的6月7日~8日,应是大家信心十足地走进高考考场,为社会、父母和老师交上满意答卷的不平凡日子,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需要大家严守纪律,刻苦学习。据此回答问题。
高考这三天,地球公转到的位置最接近在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第一天第一场考试顺利结束时,已近12点,此时的光照图是下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问题。

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过去24小时空间天气综述: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
材料二:2011年8月9日北京时间16:05爆发一次X7.0级的软X射线耀斑,我国大部分地区短波吸收增加,对短波通信会产生严重影响,预计该影响会持续半小时左右。
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A.1年 B.11年 C.76年 D.60年

材料一中,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材料一中,观测到一次C2.0级的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

材料二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

A.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B.使地球极昼极夜现象范围扩大
C.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D.使地球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①煤炭②地热③石油④水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生物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