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沂水春风》
材料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曾点所描绘的和谐盛世图景。请简要概括。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儒家“礼”与“和”的关系。
《红楼梦》阅读下面有关《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贾政亲自执板,狠命下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及时阻止,而后贾母赶到厉声训斥贾政,贾政下跪赔罪。又见宝玉挨打后的惨状,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 |
B.宝玉和晴雯拌嘴,袭人来劝解,越帮越忙,恰宝钗到来,袭人戏称“你不知我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宝钗笑道:“你死了,我先就哭死了。”宝玉则道:“我做和尚去。”宝钗将两个手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 |
C.初秋季节,探春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于是成立了海棠诗社。李纨“自举掌坛”任社长,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以薛宝钗的诗为魁。 |
D.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管家媳妇们欺负探春年小,翘首观望探春如何处事。探春按旧例赏银二十两。赵姨娘过来抱怨,嫌给得少,连袭人都不如,没有脸面,遭到探春义正言辞的反驳,两人大闹了起来。 |
E.刘姥姥在贾母处讲村野故事,宝玉与姐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先生说的书还好听。刘姥姥见贾母与哥儿姐儿们都爱听,更是尽心尽力,将自己的经历见闻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请简述“香菱学诗”情节。
名著考查。(本大题共2小题,8分)《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 ,孙少安的家人有 、 、 。(写出三个具体的人名即可)
《平凡的世界》中有许多让人回味的句子,请阅读下面句子,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自己的理解。
“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名著阅读题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惜春的性格一向孤冷,她的丫头侍书私藏了哥哥交存的银锞子,被人疑为贼赃;凤姐以为这不算什么过失,可是她坚决地要把一个可怜的丫头撵走,并且还由此把问题扩大到与宁府断绝关系。 |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
C.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
D.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由于得到贾母的召见,又陪着贾母在园中逛了两日,讨得贾母欢心,临走时,总算不枉此行,得了很多银子,还有衣服绸缎、瓜果点心等。 |
E.盛暑,宝玉和金钏儿戏笑,王夫人打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子。王夫人让金钏儿的母亲领之而去。后来,金钏儿撞墙自杀。简答题
(1)请分别写出林黛玉、薛宝钗、李纨、贾探春、妙玉在大观园中的住处。
①林黛玉—— ;② 李纨—— ;③薛宝钗—— ;
④贾探春—— ;⑤妙玉——
(2)《红楼梦》十二钗判词中,写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请说说这一人物与贾府兴衰之间的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墨子之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西汉刘向《说苑·杂言》中有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上面两则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想到一句古语“ ”。
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文科学生必做:名著考查
(1)在“抄检大观园”中探春不但顶撞____________,还打了“乘势作脸”的____________一记耳光。
(2)尤三姐性情刚烈,发誓非__________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此男子,言尤三姐之意。此男子欣然允诺。但知道尤三姐是贾珍妻妹,又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此男追悔莫及,遁人空门。
(3)《红楼梦》结局,宝玉先丢失通灵宝玉,丧魂落魄。__________将离家赴江西粮道上任,贾母要在他出发前为宝玉完婚。婚事由__________谋划,设调包计,十分保密。却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