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
|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 |
|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
|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614C |
C.氯化镁的电子式:![]() |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 B.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燃料 |
| C.直接燃烧煤比将煤进行处理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再燃烧效果好 |
|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
常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醋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时,所加醋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 |
| B.pH<7时,溶液中c(CH3COO-)>c(Na+) |
| C.7<pH<13时,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
| D.继续滴加0.1mol·L-1醋酸溶液,溶液pH可以变为1 |
右图A、B是等体积容器,K是开关,活塞可以左右移动。在一定温度下,关闭K,向A中通入一定量的NO2。发生:2NO2(g)
N2O4(g);△H<0。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打开K,体系中气体颜色先变浅、然后略加深
B.打开K一会,再关闭它,向右推动活塞时,最后A容器的气体颜色比B的浅
C.打开K一会,再关闭它,把A容器加热,活塞不移动,A中气体颜色比B中深
D.打开K一会,再关闭它,向B中通入氩气,B中气体颜色不变
室温下,将1.000mol
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
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 10-14mol·L-1 |
| B.b点:c(NH4+)+c(NH3·H2O)=c(Cl-) |
| C.c点:c(Cl-)=c(NH4+) |
|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