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材料一中对“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认识蕴含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6分)
材料二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围绕“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展开讨论,讨论结果如下: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2)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近年来,M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上了一条“播种畲文化”的新型致富道路。48户村民自发抱团组建起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兴办生态农家乐,以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唱响新时代山歌,展示畲族风情,传播畲族文化。村民甘愿舍小家为大家,整治村庄环境,拆掉造纸厂建起文化广场、停车场等旅游设施。M村在歌舞声中走上了脱贫致富路,2012年人均年收入由过去不到2000元上升至9000多元,并获“浙江省农家乐旅游特色村”和“浙江美丽乡村”称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M村怎样通过“播种畲文化”走上新型致富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把中国同一些文化强国进行比较,希望从中找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所需要的类似做法或相反做法。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在下图中填写。

一些文化强国的做法
中国走文化强国之路的做法
美国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文化“巨无霸”企业。美国的文化输出,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43%的份额。像好莱坞大片就是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1)
英美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人材。无论是否喜欢英美,很多国家的人都愿意去求学,还有不少
(2)
某些西方国家把民主、人权、自由、基督教精神等,作为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或推送,甚至是强行移植
(3)

(2)材料一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源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既能解决生活用电问题,又能用来建棚发展畜牧业。为了保护植被,大力发展沼气池。“想要富,先修路”,省委和政府又决定把公路建设作为开发的重点。
材料二 云南省占我国面积的4%,但生物物种却占我国的60%以上。省委和政府决定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除发展旅游业外,要大力发展多种种植业,近期要把植物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措施的合理性。(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表
单位亿元

年度
政府层 级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债务,下同)
政府或有债务
政府负有担保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2012年底
中央
94376.72
2835.71
21621.16
地方
96281.87
24871.29
37705.16
合计
190658.59
27707.29
59326.32
2013年6月底
中央
98219.48
2600.72
23110.84
地方
108859.17
26655.77
43393.72
合计
206988.65
29256.49
66504.56

注:2012 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材料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审计署于2013 年8 月至9 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 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 个省和5 个计划单列市、391 个市、2778 个县、33 091 个乡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2013年12月30日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材料三从债务资金投向看,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支出投向情况如下: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 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项目支出37935.06亿元、土地收储项目支出16892.67亿元、交通运输实施建设项目支出13943.06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支出6851.71亿元、教科文卫项目支出4878.77亿元、农林水利项目支出4085.97亿元、生态建设项目支出3218.89亿元、工业和能源项目支出1227.07亿元。这些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总计87806.13 亿元,占87.98%。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知识分析审计机关监督政府性债务的必要性。
(3)面对人均将近2万元的政府性债务,有人说:“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结合材料三,运用“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4年3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回答听众提问时强调: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敢于啃硬骨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使其更好的适应我国国家性质、基本国情和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材料二 最近,有关退休年龄的改革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标准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情况下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为此退休年龄也要相应的做出调整。延长退休年龄必然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两方群体争论比较激烈。实行“弹性退休制”是我国目前的最优选择。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序渐进地推行。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

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2014年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化率和城镇投资率情况

年份
1978年
1998年
2008年
2012年
2013年
GDP(亿元)
3645
84402
314045
519322
568845
城镇化率(%)
17.92
30.42
45.68
52.57
53.73
城镇投资率(%)
4
25.4
30.15
36.46
40.17

注: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左右。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1347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4382元;近几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达到1310万个;城镇化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带动消费需求从“吃穿用”转变到“住行学”;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增加;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也能够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正确性。
材料三X市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文化大院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已经满足不了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历史人文资源虽有一些本地特色,但大多呈原生态,没有很好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个别地区居民文化水平低,科学素质不高,甚至信奉封建迷信,制约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X市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