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在台湾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能改变吗?不能。”这说明
A.台湾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表现出来 B.台湾文化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
C.中华文化存在于台湾文化之中 D.中华文化可以分为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各民族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③照搬其他民族的文化④增加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现代母亲节,最早的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如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母亲节。美国人视康乃馨为献给母亲的花,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上述文化现象说明
A.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包容性 | B.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 |
C.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创新性 | D.文化具有融合性和科学性 |